• 中英互译
  • 中法互译
  • 中日互译
  • 中韩互译
清除

光州市

光州市是河南省潢川县县治,全县三个县辖市之一,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简介
    光州市,潢川县县治,地处大别山侧洪积扇向淮北平原过渡地带的合肥-潢川盆地,素有“豫南小苏州”的美称,一水东流,城分南北,两桥相连,独具一格。北城有名春申、南城有名弋阳。
    光州市的命名是根据古代光州府而来,是由原潢川县春申街道、定城街道、弋阳街道、老城街道、傅店镇、卜塔集镇、伞陂寺镇和隆古乡部分地区合并组成的县辖市。
  •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黄国鲁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楚灭黄,黄地入楚。秦属九江郡。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弋阳县,隶汝南郡;东汉初(公元前26年)改弋阳为弋阳侯国,仍隶汝南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分汝南、江夏郡弋阳郡,郡治弋阳县,辖弋阳、期思、轪(念dài)和西阳4县,隶豫州。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分汝南、弋阳郡地置汝阴郡,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分弋阳郡置西阳郡。
    南北朝时期,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弋阳郡辖弋阳、期思、安丰3县,隶南豫州;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豫部蛮民居地立茹由、乐安、光城、雩娄(雩念yú)、边城、史水、开化7县,均隶弋阳郡;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阳郡立光城郡,八年(464年)省光城郡为县,仍隶弋阳郡;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弋阳郡领弋阳、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舆5县;武帝永明十三年(495年)弋阳郡属北魏,只领弋阳1县;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在南光城郡置光州,治光城县(今河南省光山县);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弋阳县归属北齐;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更名定城县(治今潢川南城);陈宣帝十一年(579年)北周攻占定城,改弋阳郡为淮南郡,省定城为郡治。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淮南郡,直属光州。大业三年(607年)光州改为弋阳郡,定城属之。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另置弦州,定城为治所;贞观元年(627年)废弦州,定城属光州。太极元年(712年)光州州治由光山迁至定城。天宝元年(742年)改光州为弋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光州,宋宣和元年(1119年)光州改为光山郡,不久又为光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为避太子光瑛讳,改光州为蒋州,定城均为州郡治。嘉熙元年(1237年)兵乱,光州徙治金刚台。
    元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讨司,三十年光州改为汝宁府。定城为治所。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定城县入光州。四年光州属中都临濠(音háo)府(治今安徽省凤阳县),十三年仍属汝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
    民国初,废府州设道尹。2年(1913年)光州改为潢川县,属豫南道(1914年改豫南道为汝阳道);1928年5月河南省境划为14个行政区,潢川为第十三行政区治所。1932年8月成立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治潢川。1934年4月署治曾迁至经扶,旋即返潢。1949年1月31日潢川解放,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和鄂豫区二专署同迁县城设治,5月撤消鄂豫区所辖一、二专署,合并为潢川专署,属河南省人民政府,辖潢、光、固、息、商、罗、新7县,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潢川县人民政府;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潢川县隶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开始,属信阳市至今未变。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增列为河南省直管县。
  • 行政区划
    光州市 行政区划
    本市辖 35里 ,32村。
    西关里
    文庙里
    机场里
    春申里
    何店里
    奚店里
    中山里
    定城里
    桃园里
    先锋里
    东关里
    弋阳里
    老城里
    爱国里
    伞陂里
    卜塔里
    傅店里
    方店里
    古城里
    五里
    六里
    七里
    八里
    九里
    罗新里
    晏庄里
    崔井里
    洛岗里
    沙河店
    榆店里
    余湖里
    庙岗村
    邹湾村
    林场里
    里棚里
    王香铺
    奶庙村
    陈集村
    邬堰村
    长青村
    林寨村
    黄堰村
    古塘村
    杨集村
    瓦子岗
    唐庙村
    贺堰村
    余营村
    苏大塘
    万大桥
    吴楼村
    高湾村
    李湾村
    塘埂村
    马湖村
    鳌鱼村
    涂棚村
    上游村
    新胜村
    刘楼村
    樊村
    林淮村
    骆店村
    周围孜
    周洼村
    新春村
    路口村
  • 交通状况
    本市是国道312干线、国道106干线以及宁西铁路、衡潢铁路枢纽城市。
    全县境内火车站
    车站
    等级
    途径线路
    办理业务
    所属路局车段
    潢川站
    二等站
    京九铁路、宁西铁路
    客运、货运
    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
    潢川北站
    四等站
    京九铁路、衡潢铁路(规划中)
    货运、市内客运
    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
    息县站 三等站 宁西铁路 客运、货运 武汉铁路局信阳车务段
    光山站
    四等站
    京九铁路
    货运
    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
    泼河站
    四等站
    京九铁路
    货运
    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
    吕店站
    四等站
    京九铁路
    货运
    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
    传流店站
    四等站
    宁西铁路
    货运、市内客运
    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
    江家集站
    四等站
    宁西铁路
    货运、市内客运
    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
  • 光州十景石刻
    1982年7月在原文庙遗址发现《光州十景》石刻一块,由县文化馆收藏。宽88厘米,长30厘米,厚12厘米,为青石雕刻。书写工整,刀工秀丽。光州十景即弋山西峙、淮水东环、七里清泉、五龙乔阜、萧山故庙、霸王荒台、伯伦石冢、春申遗宅、聚仙邃阁、文笔层峦。每景有七律诗1首。诗为光州训导何兆渤据志书所载名胜的咏景之作。“十景”多洇沉不彰,但尚可诗中见画,窥见当时光州名胜古景的概貌。
    光州十景
    何兆渤①
    (一) 弋 山 西 峙②
    平芜千里古黄城, 西峙峰峦景色清。
    遥指浮光来远脉, 近瞻淠水发长泓。
    岩疆久作中原障, 茂岭先传上郡名。
    每欲登临倾北斗, 那能长醉学刘伶。
    (二) 淮 水 东 环
    界别南条万壑通, 长淮一泻抱天中。
    雄州襟带联吴下, 野渡涛声达海东。
    每见风帆冲晓雾, 顿思雨笠驾烟艟。
    行人莫谓浑闲事,桐柏山前纪禹功。
    (三) 七 里 清 泉③
    翠铺平林灿晚霞, 一泓澄碧路渠斜。
    贫如颜子堪资饮, 闲似玉川可供茶。
    飞鸟过时眩欲坠, 淡云停处静无哗。
    寻源须要穷根底, 濂洛清风到水涯。
    (四) 五 龙 乔 阜④
    依廓阿谁建此台, 五龙风雨乘时来。
    蜿蜓应逐潢流曲, 腾跃知从碧汉回。
    高接烟云迷画桷, 平临星斗远尘埃。
    鲰生岂爱泥蟠好, 恐负为霖养钝材。
    (五) 肖 王 故 庙
    干戈扰扰动中原,新市平林各自尊。
    炎德有灵兴冀北, 杰刘得地首东宛。
    江黄此日留遗庙,赵燕当年未御轩。
    疑是肖梁传失据, 土人直作汉屏藩。
    (六) 霸 王 荒 台⑤
    肖条路柳色苍苍, 此日登台恨转长。
    雁阵排空成壁垒, 云屯拥树列旗枪。
    拔山力尽沉淮甸, 盖世风靡失楚疆。
    自古英雄奇数定, 樵渔收去话斜阳。
    (七) 伯 论 古 冢
    羡君好饮变常经, 谁向坟头奠醁醽。
    天地有情长许醉, 山川改面莫须醒。
    竹林夜月鸟啼遍, 淮山秋烟暮雨零。
    荷锸苦心人未识, 临风凭吊看云停。
    (八) 春 申 遗 宅
    淮甸风和两袖轻, 春申遗址向柴荆。
    盈门珠履今何在? 列座琼裙未足名。
    频见饥鸟啼蔓草, 时闻鸽鹆话山城。
    早知富贵难长久, 不羡连云甲第荣。
    (九) 聚 仙 邃 阁
    凌霄危阁壮名州, 聚饮群仙向此游。
    芹水澄光摇碧彩, 弋云凝翠霭清幽。
    由来玉署青云客, 尽是瀛州白羽流。
    益信文昌开造化, 联翩多士上螭头。
    (十) 文 笔 野 峦
    秀列层峦驾水滨,龙门瑞色霭秋旻。
    潢流叠浪成文绮,奎阁重檐绕汉津。
    灵气自为黉序结, 笔峰恰与泮宫邻
    渐余苜蓿斋中老, 强作木天染翰人。
    注:
    ①何兆渤,字扶鲸,洛阳人,雍正八年(1730年)由贡生任光州训导。
    ②弋山,即弋阳山,又名浮光山。西峙,指弋山耸立在古黄城(今潢川隆古集)西。
    ③七里泉,在光州西北,今潢川城郊老龙埂一带。
    ④五龙,光州有五龙宫,在州城东北。为天旱求雨的祠庙,地处高丘,故称乔阜。
    ⑤霸王台在今潢川张集乡。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有道词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词典,立即下载

有道首页|反馈意见| 切换到PC版

©2015 公司 京ICP证08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