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互译
  • 中法互译
  • 中日互译
  • 中韩互译
清除

四神聪

原名神聪,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因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聪。神聪穴名最早见于《银海精微》,原载在百会四边各开2.5寸。现在的定位源自《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载“神聪四穴,理头风目眩,狂乱疯痫,针入三分”。

  • 四神聪:中医穴位名,属奇穴
    【定位】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的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
    【操作】
    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小儿多动症、血管性痴呆、大脑发育不全等。配神门、三阴交主治失眠;配太冲、风池主治头痛、头昏。
    【古代文献摘录】
    圣惠方》:“头风目眩,狂乱风痫。”
    《图翼》:“前神聪主治中风、风痫,灸三壮。后神聪同。”
    【现代报道摘录】
    眩晕证 四神聪为主穴,治疗眩晕128例,属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合谷;痰浊内阻者加丰隆、内关;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者加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头痛加太阳,点刺放血。针刺手法强刺激为主,出针时开大针孔,使之出血更好,经临床观察,本法对实证眩晕效果较好,对虚证眩晕次之。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有道词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词典,立即下载

有道首页|反馈意见| 切换到PC版

©2015 公司 京ICP证08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