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互译
  • 中法互译
  • 中日互译
  • 中韩互译
清除

尿素循环

尿素循环(urea cycle):又称为鸟氨酸循环,肝脏中2分子氨(1分子氨是游离的,1分子氨来自天冬氨酸)和1分子CO2生成1分子尿素的环式代谢途径。尿素循环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式代谢途径,由H. Krebs 和K. Henseleit 于1932年提出。

  • 概念
    尿素是大多数陆生脊椎动物体内排出氨的方式。在鸟类和爬虫动物中,因体内水分有限,他们的排氨方式是形成膏状尿酸排泄出去;许多水生动物则直接排氨。有人依据生物排除氨的方式不同,将动物大致分为排尿素、排尿酸和排氨3类。但实际上,生物排泄氨毒的方式很丰富,不仅与物种有关,还与环境有关。如肺鱼在雨季排氨,旱季藏于泥土中则排尿素。
  • 循环过程
    主要有5大步反应:(1)1分子氨和CO2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氨甲酰磷
    酸,反应在线粒体基质进行,消耗2分子ATP;(2)在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氨甲酰磷酸的氨甲酰基转移到鸟氨酸上形成瓜氨酸,反应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3)瓜氨酸由线粒体运至胞浆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催化瓜氨酸和天冬氨酸缩合成精氨琥珀酸,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消耗1分子ATP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生成AMP);(4)精氨琥珀酸酶(裂解酶)将精氨琥珀酸裂解为精氨酸,释放出延胡索酸,反应在细胞质内进行;(5)精氨酸被精氨酸酶水解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进入线粒体,可再次与氨甲酰磷酸合成瓜氨酸,重复述循环过程。
    氨甲酰磷酸的合成由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催化,底物为氨、碳酸(CO2的水合形式)和2分子ATP。其合成机理大概是:第一个ATP分子的γ-磷酸集团转移给碳酸,生成羧基磷酸,释放出ADP;接着NH3的氮原子进攻羧基磷酸的碳原子,历经一个四面体中间产物生成氨基甲酸;伴随第二个ATP参与反应,最后生成氨甲酰磷酸。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受N-乙酰谷氨酸激活,如高蛋白膳食可导致激活剂增产,从而促进氨甲酰磷酸增加合成,有助于多余的氨的排除。
  • 生理意义
    (1)尿素循环不仅将氨和CO2合成为尿素,而且生成一分子延胡索酸,使尿素循环与柠檬酸循环联系起来。
    (2)肝脏中尿素的合成是除去氨毒害作用的主要途径,尿素循环的任何一个步骤出问题都有可能产生疾病。如果完全缺乏尿素循环中的某一个酶,婴儿在出生不久就昏迷或死亡;如果是部分缺乏,引起智力发育迟滞、嗜睡和经常呕吐。在临床实践中,常通过减少蛋白质摄入量使轻微的高氨血遗传性疾病患者症状缓解,原因就是减少了游离氨的来源。
    (3)植物体内也存在尿素循环,但转运活性低,其意义在于合成精氨酸。个别植物也可产生尿素,在脲酶作用下分解产生氨,用以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包括核酸、激素、叶绿体血红素、胺、生物碱等。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有道词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词典,立即下载

有道首页|反馈意见| 切换到PC版

©2015 公司 京ICP证08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