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中药名。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柿两种。
-
入药部位
植物果实。
-
炮制方法
取成熟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约经一月后,放置席圈内,再经一月左右,即成柿饼。
-
性味
甘、涩,寒。
-
归经
归心、肺、胃经。
-
功效
润肺,涩肠,止血。
-
主治
用于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
相关配伍
1、治痰嗽带血:青州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真青黛一钱。卧时食之,薄荷汤下。(《丹溪纂要》)2、治咳嗽吐痰:干柿烧灰存性,蜜丸,滚水下。(《滇南本草》)3、治热淋涩痛: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日饮。(《纲目》)4、治小便血淋:白柿、乌豆盐花煎汤,入墨汁服之。(《经验方》)5、治血淋:干柿,烧灰存性,为末。米饮调服。(《世医得效方》柿焚散)6、治肠风下血:棉花核(炒黑,去壳)三两,侧柏叶(炒黑)四两,槐米(炒)一两。柿饼蒸烂捣丸,清晨滚汤下四、五钱。(《绛囊撮要》柿饼丸)
-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嚼食;或煎汤;或烧存性入散剂。
-
禁忌
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者不宜食。
-
相关品种
大田柿饼是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特产,产于五华大田,以其果大、质软、核少、味甘之特点而久负盛名,明代就以贡品奉送皇宫,1959年国庆10周年上送北京农业展馆展出,2000年,被列入广东省人大“一乡一品”项目。 [4]
-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日干者温补,多食去面皯,除腹中宿血;火干者,人服药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许立止。2、《日华子本草》:润声喉,杀虫。3、《嘉佑本草》:厚肠胃,涩中,健脾胃气,消宿血。4、《日用本草》:涩肠止泻,杀小虫,润喉音。治小儿秋深下痢。5、《纲目》:白柿治反胃,咯血,血淋,肠澼,痔漏下血。6、《本草通玄》:止胃热口干,润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