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互译
  • 中法互译
  • 中日互译
  • 中韩互译
清除

  • 汉字释义

    基本信息

    拼音:shì 注音:ㄕˋ
    田字格中的“势”字

    田字格中的“势”字

    部首:力,部外笔画:6,总笔画:8
    五笔86:RVYL;五笔98:RVYE
    仓颉:QIKS
    郑码:DQSY
    笔顺编号:12135453
    四角号码:554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2BF

    详细释义

    〈名〉
    ⑴ (形声。字从力,从埶( yì),埶亦声。“”意为“在高原上滚球丸”。“埶”与“力”联合起来表示“高原上的球丸具有往低地滚动的力”。 本义:重力。)
    ⑵ 同本义 [power and authority;power and influence]
    盛力权也。从力,埶声。经典通用埶。——《说文》(新附字)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⑶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⑷ 力量;威力 [force;influence]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⑸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公(袁可立)至,即博收讼牒下各县以杀其势。——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⑹ 形势;情势 [situation]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⑻ 姿态 [posture]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⑼ 又如:装腔作势
    ⑽ 形状;样式;架式 [form]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⑾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⑿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the outward appearance of a natural object]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⒀ 人及动物的睾丸 [male genitals]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⒁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⒂ 物理学名词 [potential]。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⒃ 势头;趋势;时机 [tendency;trend;opportunity]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⒄ 又如:势如破竹
    ⒅ 姓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潮州话:si3
    ◎ 潮汕话: xǐ3
  • 集合的势
    集合的势是用来度量集合规模大小的属性的。对于有限集合,可用集合的元素个数来进行度量,对于无限集合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为此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集合规模的大小,这种方法应该对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都适用。
    定义 如果存在着从集合A到集合B的双射,那么称集合A与集合B等势,记为A~B。
    例 集合N={0,1,2…},N 2={0,2,4,...}定义映射:f:N→N2,f(n)=2n,f是从N到 N2的双射,从而N和N2 是等势的。
  • 物理学的势
    或叫“位”。在保守场里,把一个单位质点(如重力场中的单位质量,静电场中的单位正电荷)从场中的某一点A移到参考点,场力所作的功是一个定值。也就是说,在保守场中,单位质点在A点与参考点的势能之差是一定的,人们把这个势能差定义为保守场中A点的“势”。势是保守场的位置的单值函数,与质点的存在与否无关。只有在保守场中才能引入势的概念。参考点的选定是可以任意的。例如,对于静电场参考点常选在无限远处,也可以把地球或其它大的导体选作参考点。对于重力场则把地面作为参考点。摩擦力所作的功不仅与运动质点的初、终位置有关,而且与它所通过的路径有关,所以摩擦力是非保守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磁力也是非保守力。在非保守场中不存在势能,也不能引入势的概念。
    在热力学中,所谓势,就是推动能量传递的作用力,其数值的大小直接地决定能量传递作用的强度。例如,当系统和外界间传递容积变化功时,推动做功的势是压力。常见的势如压力(p)、温度(T)等。
  • 《道德经》的势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五十一章)这里提到的“势”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词,从古到今,人们一直都在使用它,觉得它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但又拿不准它的确切涵义。
    一方面,在相关词语后面加上“势”字,通常可以表示静态的或稳恒行进的事物的演变趋向,具体如局势、形势、态势、姿势、情势、国势、水势、火势、风势、伤势、时势、运势、走势、涨势、跌势等;另一方面,势又指某种影响力,如权势、地势、山势、势力等。《说文解字》大徐本:“势:盛力,权也。”解“势”为权力、盛力(“盛”可以理解为该力未被完全抵消),似乎尚难以涵盖“势”兼表演变趋向的涵义。
    势,古字作“埶”,字形从“坴”从“丸”,“坴”为高土墩,“丸”为圆球,字面意象是圆球处于土墩的斜面即将滚落的情形。《孙子兵法》所说的“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就是这字面意象的放大。
    势字的义项源自于土墩斜面所给人的倾向感,以及这种斜面对“圆球”的加速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环境就是各种斜面或曲面(包括直立面、水平面)的组合。推动或影响事态运行的因素有施动者所施加的“力”,也有事态环境中各种“斜面”所形成的“势”……细加考量,可以确定:势可以理解为用以表征事态演变特征的“加速度”,以及产生这种“加速度”的影响力。
    日常语言中充满大量的将系统的状态演变类比为三维空间中的“运动”的隐喻,这实际上就隐含着一个以系统状态参量作为坐标轴的“状态空间”(相空间)的构建。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同样可以构建系统的运动学描述与动力学分析。系统的“运动速度”是状态参量随时间演变的比率,“恒常”即状态参量的稳恒变动,“静止”即瞬时速度为零,“加速度”则表征稳恒状态的改变。它使静态事物开始朝某一方向(即某一参量所标示的方向)运动,使运动中的事物(如上述在“走着”、“涨着”或“跌着”的事物)改变行进速度、行走姿态或行进方向。围绕着“形势”、“姿势”、“走势”、“涨势”的判断也就是一种关于静态的“形”、“姿”,或稳恒行进的“走”、“涨”的被“加速”情况的判断。
    系统内在的张力或外界的影响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它们对逆势而行者起着阻遏、阻止或改变行进方向的作用,对顺势而行者则起到加大运动速率的作用。它们造成行为处境的安稳与险恶的分化,改变行进过程的难易程度,影响行动者行走姿态的安适感,从而对行为取向与取态起影响作用。
    一定的事态局面可以有众多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能对局面的演变造成一定的影响力。权贵者的影响力称之为权势;山川地形对人行走姿态及行走路线的影响力称之为山势、地势;一个并未实际在场,但又可以在多个位点投放、向各个方向施动的力量所具有的使人不得不有所顾忌、有所预应的威慑,可以形成一种引而不发的威势;稳恒行进者被阻遏时,因其惯性而对阻遏者的反作用力,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动而不可止的势力。在场的或即将入场的参与者所具有的影响力,可以形成为阵势、气势、声势。各种影响力所决定的加速演变的趋向,就形成事态演变的趋势。它们有强有弱,有攻有守,或相抵消或相促进,或相抗争或相妥协,由此形成的系统综合状态称之为势态。该势态所决定的难以被个别参与者所左右的演变趋势,即为事态局面的大势。通过各种方法营造一种有利于预期的事态演变的趋势、大势,称之为谋势、集势、蓄势或造势。凭借业已具备的趋势而推进,则称之为借势、乘势、顺势、任势……
    从这些关于势的说法中已不难看出:围绕着势的相关论述,其实就是关于系统的动力学状态的分析。用“势”翻译近代物理学的“Potential”,也许正是意识到这种共通性。就运动学描述而言,势是改变事态的“加速度”;就动力学分析而言,势是产生“加速度”,从而对事态的演变产生加速、阻遏,或改变行进方向等作用的影响力。“势均力敌”的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静力学系统”,或者说是一个系统演变速度接近于零的“动力学系统”。(通过引入“虚功原理”,假想静态系统在扰动下的应变性能,可以将静力学问题归入动力学范畴。参见《费曼物理学讲义·第四章》)这是“势”可以兼指二者的原因之所在。
    围绕着“势”的动力学分析现在已超出物理学的范畴而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经济、社会等各种领域。在突变理论中已经应用于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方面的研究。古人将它进一步推广到致力于营造动态观感的艺术研究领域,则是独到的创见。《孙子兵法·势篇》的“求之于势,不责于人”的说法,其精髓就在于通过事态的动力学分析来谋取目标的实现,而不是简单地责成于事态局面的某一参与者。这与工程建设时要在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中谋求架构的稳固,而不是单单依靠某一梁、柱的坚强是同样的道理。人们在“情”、“态”、“形”、“姿”、“走”、“运”等字后面加上“势”字以描述事态局面,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只有兼顾到事物目前的状态及其演变的“加速度”,才能对事态作全面的述说。古书中时常可见的“势使之然也”的论断,说明古人已经明白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对系统状态的主导作用。这应该说就是老子所说的“势成之”的涵义。(见广西师大社《老子感悟》)
  • 风水学的势
    风水学上的势是指龙脉发源后走向穴场时在起伏连绵中所呈现的各种态势。与形相较而言,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故欲认真形,先须观势。《管氏地理指蒙·九龙三应第九十八》有“寻龙先分九势”说:形势蟠迎,朝宗顾祖,如舐尾之龙,回头之虎,为回龙;形势特达,发迹蜿蜒如出林之兽,过海之船,为出洋龙,形势耸秀,峭峻高危,称降龙;形势拱辅,支节楞层为生龙;形势翔集,奋迅悠扬称飞龙;形势蹲踞,安称停蓄称卧龙;形势磅礴,脉理俺延,为隐龙;形势高远,峻险特宽,称腾龙:形势依随,稠众环合称领群龙。而不论何种龙,对其势的总体要求依据缪希雍《葬经翼》的说法是:“势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顺。”势来则气随之而来,势强大则气亦深厚,势不分则气亦不散。欲其异,欲其奇特翔动,生机勃然。逆顺百其止伏与否,欲其逆者,欲其奔腾而不雌伏如死龙。因此,真正的上地佳穴,其龙脉之势,必如《葬经》所云:“若伏若连,其源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善而洁齐(斋)。若賷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有势而后有形,有形而后有穴。寻得真龙真穴,子嗣才能受其荫福。倘于恶龙凶势下辨形立穴,则反道灾祸。故《葬经》云:“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天国之家;势如矛戈,兵死形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有道词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词典,立即下载

有道首页|反馈意见| 切换到PC版

©2015 公司 京ICP证080268号